5 `6 a' x+ b ~7 _/ q; k# p/ V部分原因可能是鲍威尔的任期将在明年 5 月结束,也许这两位委员在「角逐」那个位置?谁知道呢。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一些变化,我还没看完所有会议纪要,但已经看到房地产市场明显在回落,很多地区的房价对关税上涨几乎没反应。他们或许在想:「等等,也许未来半年最大的意外是通胀大幅回落。」 6 c4 p* h$ U- P4 c, O" W2 I 9 J3 R% o& c3 f最近的就业数据有点「皆大欢喜」,有的指标强,有的偏弱。但我注意到,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在上升,因为很多入门岗位正在被自动化取代,尤其是被 AI 取代。 - E* {9 T5 x: z# g ! K6 Y4 P/ i% j) G$ p' a3 R- @我们一直认为,美国经济这段时间处在「轮动衰退」,美联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利率提高了 22 倍,一个行业接一个行业被压垮,从房地产开始。按很多标准来看,房地产仍比峰值低 35%,而且一些指标正在再次大幅下滑。1 J% d. z+ K' j) H, q
* x# l( U- N! t. H% R# B我预计住房相关的通胀会继续下降。各种月度数据源已经显示同比下跌,虽然除了二手房的中位价之外,还没到全面回落。但如果卖家真想卖房,而利率又不降,他们只能降价。一旦降价,今年下半年最大的意外可能就是通胀会降得很低。 + C8 E% h1 u5 s/ N; e" q, V9 Y( H2 L! A7 I) m7 ~! E: t( _; L
要注意,房价下跌传导到统计数据里,然后再从数据中「消失」,是有很长滞后期的,所以这个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 H R+ E& X1 v2 K. U9 j* s
8 I7 H4 K# a4 @9 \( L! t) ~我们认为,随着关税、税收、ZF支出和监管等不确定性逐渐消除,美国经济正在从「轮动衰退」走向比预期更强劲的复苏。未来 6 到 9 个月,这一点会通过生产率提升体现出来。尽管经济整体增速缓慢,但生产率同比已超过 2%,而且我认为还会更高,因为我们关注的技术,机器人、储能、AI(尤其重要)、区块链、多重测序,都有巨大的生产率提升潜力。7 o* ^+ Y: o. r0 F8 ?/ b
% \5 v R$ r3 W
这些创新大多是通缩性的,AI 是最典型的例子。AI 训练成本每年下降 75%,推理成本,也就是我们在 ChatGPT 或 Grok(我现在更常用 Grok)中输入问题并得到答案的成本,每年下降 85% 到 98%(天朝的数据甚至是 98%)。成本下降会极大推动使用量增长。- S( n0 @6 p% {; {' P2 k
- O: j, E/ M b) n
所以我们认为这是「良性通缩」,不像 2008~2009 年那种「坏通缩」。对技术前沿的公司来说,这是利好;对被颠覆的公司来说,这是压力,它们将不得不降价。我们相信未来会进入一个比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策略师预期更通缩的世界。 / ~* w/ G4 y5 N / [2 w% [* Q7 j, x f' ~0 [1 k8 D1 S) a i四、新监管环境如何推动 Agentic AI 与区块链创新 , y/ m+ l$ a6 w( b9 ~/ XJen: 你刚才提到 6~9 个月的展望,那在你设想的强劲复苏里,加密货币会扮演什么角色?. D5 _5 z% E% u
0 c8 ^# H, e1 b
Cathie Wood: 监管环境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刚经历了一个从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主导的敌意监管时期,转向如今立法主导、极为友好的局面。现在是以法律框架指导监管,而不是靠「执法式监管」来打压创新。过去那套做法迫使很多创新项目离开美国,流向其他国家。$ \/ {1 _1 i6 \& N5 b
! C1 `6 D/ @' \1 e现在情况正在迅速改善,尤其是 David Sacks 被任命同时负责加密和 AI 事务,「Agentic AI」这个概念也随之浮现。所谓 Agentic AI,就是能够自主完成走路、工作、交流等特定任务的 AI 代理。当然,它的能力有一定边界。要让这些 AI 高效运行,智能合约是核心,因为 AI 代理需要与网站交互,比如在 CoinDesk 上购买某些内容或服务,支付环节就需要自动化的智能合约来执行。这正是 AI 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的切入点。* Z; W9 v) `( f% K3 ]+ s
1 K9 S/ K- I2 C* a#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在金融服务领域看到类似的革命。监管绿灯亮起后,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进入区块链领域,因为他们发现能显著降低成本。1 \+ J1 W! o4 K. Z- K4 z5 g" t1 Y0 k
5 H. P, K& V+ E0 F0 O- i9 I
我喜欢把这种情形和上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互联网早期对比。当时构建互联网的开发者几乎没人想到金融服务或商业会搬上网,所以没有原生的支付层。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因区块链而拥有这一层。过去 30~40 年里,由于支付基础缺位,传统金融在信用卡上网后不得不依赖大量中介降低风险,每笔交易因此被抽走 2%~3.5% 的费用,这几乎成了一种「系统税」。% P$ k+ n$ \/ I2 N0 ?. T" b* }6 }
" a4 p: z9 w. m3 X- l
区块链可以将这笔「税」从 3.5% 降到约 1%(在尼日利亚甚至能从 20% 降到接近 1%)。全球金融服务的资产管理规模,我们预计 5 年后将达 250 万亿美元。如果你能在这样一个体量的市场里,把成本降低 2~2.5 个百分点,那就是对摩擦和效率的颠覆性改善。 8 ^9 c2 p* ?5 m3 T/ M3 ?5 W2 R8 k* g3 c) ^# D, ]
成本只是一个方面。在生产率上,Agentic AI + 智能合约 + API 对 API 的自动交易(包括微交易)也会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 # o( P2 J2 g! J+ v. u- R4 o W : N' l3 w& l2 Z9 l# `# X五、Ethereum、Agentic AI 与 ARK 投资 Bitmine 的逻辑 : W, V- F8 ]! e3 t; `Jen: 你们此前押注了 Tom Lee 的 Bitmine,而 ARK 也是当前以太坊(ETH)储备量最大的机构之一。这是否与刚才提到的 Agentic AI 与智能合约相关?你是否认为以太坊会成为支持高效 Agentic AI 世界的基础层?5 G0 X v6 m% \8 E2 b4 W( P+ s4 U
* g; G' r1 P1 C9 gJen:刚才你列出了你们心目中的三大加密生态。那么在加密相关的上市公司方面,你们有没有同样的「前三名」名单? ( W2 V7 A7 e* x' W1 I : O1 S- d: ]* M! j* b. f" J; t7 TCathie Wood:在我们的旗舰基金 ARKK、金融科技基金 ARKF,以及新一代互联网基金 ARKW(涵盖加密与 AI 主题)中,Coinbase、Circle 和 Robinhood 都稳居前十。Robinhood 虽然不是纯加密公司,但我们三年前在季度沟通中就不断追问他们的加密布局。当时他们有所收缩,我们也一度减少关注。但现在他们全力进军加密领域,如果你看过他们的 Analyst Day 或新产品发布,就会发现他们的目标是全力取胜。) K+ t% Y' [9 M. W3 c' h- Q
! ]* r6 C) C% x" ]4 b, @6 A八、为什么 MSTR 不在前三 : Q& F) _/ g5 O) ^* h) B0 xJen:所以,MicroStrategy 并不在你们的前三之列吗?& t# `8 ?7 g: s! q# C' T9 ?
4 u: k3 v+ c8 v! r3 k9 o2 p
Cathie Wood:MicroStrategy 确实是比特币的押注,毕竟这是该领域最大的资产。但 Coinbase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比特币走势驱动,并且能覆盖更广的加密市场。此外,Bitmine 虽然没进前十,但随着以太坊在机构中的受欢迎程度上升,我们认为它的战略地位也在提升。 + y6 V/ Z/ b1 y2 A8 J/ p3 a + u u/ D6 ]7 s5 t% O# O; F& [1 l0 G九、量子计算会威胁比特币吗?" r" _ w0 D, p/ k# I
Jen:Cathie,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因为你一直以「押注未来」闻名,而且你有能力洞察趋势、在新技术上做出大胆决策。我们之前讨论过,现在很多人都在思考自己在未来世界中的定位。而在比特币领域,有一种说法是,量子计算可能会威胁比特币的安全性。既然你今天在这里,我特别想知道,你觉得量子计算真的可能威胁比特币生态吗?+ d' k2 V. o6 u% b
5 ?8 g4 I) M% h5 mCathie Wood: 当然,这个问题我们经常讨论。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将前研究总监升任为首席未来学家(Chief Futurist),就是因为这些关乎生存的长期议题非常重要。他和我们的团队,尤其是加密团队的 David Puell(链上分析领域很多知名指标以他命名),对此都非常关注。Brett(首席未来学家)和 David 一直在评估我们听到的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确实有一些进展,但更多还是小幅推进,距离真正的技术飞跃还有很远。我们判断,如果量子计算真的会对比特币构成冲击,可能也要等到 2030 年代末甚至 2040 年代。1 u" c, s) f, P! Q0 p% a0 K
) A0 L$ Q( e) F$ \/ F' S" o( F原因之一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甚至超过我们在创办 ARK 之前就已关注时的想象。许多原本期待由量子计算完成的任务,现在很可能会被 AI 率先实现。而且 AI 的性能并没有出现所谓「天花板」效应,相反,算力投入越多,性能提升越快。这意味着,很多原本可能流向量子计算的资本,短期内将继续集中在 AI 领域,我们也想看看 AI 还能走多远。6 O. l) S( c" c% v-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