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足彩看盘杀招之——平手盘 [打印本页]

作者: 足球黑    时间: 2013-4-2 11:15
标题: 足彩看盘杀招之——平手盘
 一般认为两队胜、平、负机会相等的情况下开出的盘口,博彩公司对一场比赛开出来平手盘,本身就说明比赛双方的实力旗鼓相当。我们只能从贴水的高低来区别判断本场比赛的基本走势;如前所述,平手盘当然是低水方稍有优势,但大多数是因为主队有主场的优势,仅此而已。每逢遇见势均力敌的比赛往往进球就会比较的少,那么从大势上判断上看小球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超低水平手盘的比赛,首选的是小球,其次临场投注应该选择低水的一方球队。
7 m, k, Q2 L8 ?  1、 平手盘下一直保持不变,只是水位有升跌8 o7 s+ O4 D  k2 _8 n
  (1)开盘时,上盘低水,则上盘胜出机会大。
, p6 C; k/ U. m. j+ ?  {3 k  (2)开盘时,上盘水位较高,则下盘胜出或走水机率大。
# _3 H/ L) x' j& x, d' _  (3)开盘时,上盘水位较高但水位下跌,相对来说平局居多。
* [5 }$ D! z) c9 E4 ~9 M6 N  (4)开盘时上下盘水位持平,则后盘低水方不败。3 b1 d3 T: J/ b* A; D/ m
  (5)如盘口、水位一直保持不败,则低水一方胜出机率大。; O/ w! N1 t2 D; J8 g
  2、 平手盘主队出现升盘(平手升平半)
. o) Z+ g3 N8 K' E* t9 P/ D6 S+ t  (1) 开盘时主队低水,后升为主让平半,应下客队。
/ }! X# ?' U5 m  (2) 开盘时主队高水,后升为主让平半,应下客队(多为平局)。
/ ~5 R; t6 |: L8 N& d6 i9 M& h  3、 平手盘客队出现升盘(平手升平半)
/ v8 R7 \* q8 B. g  (1)客队初盘平手低水改让平半高水,则**看好客队跑出,甚至有机会赢球回家。1 f$ h5 |) D! V; R
  (2)客队初盘平手高水改让平半低水,主队不败机会很大。
" e+ V8 Y1 G, Y  ^- a. V. a  4、 其他平手盘的投注心得:
: Z+ p* I$ p' X: ]" t  (1) 主队近况状态神勇,但碰到实力状态不及自己的对手仅让平手,则让球偏浅,主队不利。
# h  X- |  ?  B2 L+ H  (2) 主队排名高于对手仅让平手,应下客队。
, f4 g" T" v9 B& y$ P! I5 p  (3) 主队状态不佳但遇到状态很好的对手让出平手盘,主队赢球的可能性很高。
2 J. r( I# M3 e1 G7 L% E' W  (4) 主队实力排名都不及对手的平手盘下,主队胜面较高。! b- Y' R  S1 Y2 l3 E
  (5) 主场龙对阵客场龙只让平手,主队不利。
8 M' o  F( R8 U* D' A8 k9 M  (6) 主场龙对阵客场虫只让平手,多数为平局。. B4 o- x' Y) |" Z  _' P  l
  (7) 主场虫对阵客场龙让出平手,主队不败。
5 c, i- K8 k# \) f. n: X. F: t0 \  (8) 主场虫对阵客场虫让出平手,客队不败。  Z& e+ G' H& l0 b2 J6 D
  (9) 强强对碰的情况下开出平手盘,多为战平。$ W- H6 |% m% c' \
  (10) 澳彩平手盘初盘为0.80-0.82水位之间的球队,无论水位盘口怎样变化,赢盘的概率高达80%。; `( Z9 s$ C+ @' H. Q: D, c
  (11) 平手盘下两队水位持平并保持不变,证明双方取胜机会均等,可弃平局。! Z; `8 N, B( R8 k; m
  (12) 意甲平手盘主场赢球机率高。
2 w, i* u7 [# V9 z  (13) 德甲平手盘55%开上盘,23%走盘。
作者: 我是五哥    时间: 2013-4-4 22:15
我感觉不是这么回事
作者: 我是五哥    时间: 2013-4-4 22:22
今天晚上就有一场球瑞士女足U19对俄罗斯女足U19& ~- O8 |+ a8 B' Q
主场平手低水临场时升平半高水看是不是后盘
作者: cyc0402    时间: 2013-4-10 1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bbqhy    时间: 2013-4-11 18:52
平手盘我感觉最难
作者: david603    时间: 2013-4-11 20:42
认真学习高手心得
作者: 专杀庄家    时间: 2014-5-7 22:16
有些地方不怎么懂啊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tcelue.ooo/)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