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从华尔街到加密世界:BNB Network 首席执行官的十年心路(转
[打印本页]
作者:
caoch
时间:
2025-11-17 00:13
标题:
从华尔街到加密世界:BNB Network 首席执行官的十年心路(转
在本期节目中,Lex 对话 BNB Network Company 的首席执行官 David Namdar,从他 2012 年早期接触比特币的经历谈起,一路讲到共同创立 Galaxy Digital,以及如今领导 BNB Network Company 的角色。Namdar 回顾了传统公开市场与加密资产的互动演变,指出监管障碍与投机周期如何塑造了市场参与方式。
% R3 e2 |, g+ b3 U
. u3 a" g1 V7 Y# w& E f
他进一步解析了数字资产金库(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公司的崛起,并特别强调 Michael Saylor 领导下的 MicroStrategy 如何开创了这一模式:将 4 亿美元现金全部换成比特币,而如今其比特币持有规模已超过 750 亿美元。
6 {! A0 g( \4 w( g0 m: X% X1 V/ Z
9 c5 d( D# f0 D' o9 W# f# Z
他们随后讨论了 Binance 在这一生态中的作用:其拥有 2.9 亿用户,占全球加密交易量约 40%,并通过每季度最高达 20 亿美元的销毁机制,使 BNB 成为一种通缩型资产。
9 U4 t4 M! j1 }& W; u, f
% F+ R9 S4 i8 b t
最后,Namdar 分享了为何在新的 DAT 项目中,他选择聚焦 BNB 而非比特币,这为美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此前被严重低估、却极具力量的资产敞口。
) R- \1 j3 t$ q" h: C
! t+ Y( \- u. [/ _+ D4 u
1、数字资产金库正在成为「伪装的加密 ETF」
, W$ |6 L" D) Q# p, G
像 MicroStrategy、MetaPlanet 这样的上市公司,正将资产负债表转变为加密资产持仓,为比特币、以太坊、BNB 等资产提供间接敞口。由于 ETF 或直接投资渠道受限,这一模式正在吸引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入,成为新的投资入口。
, {# d- L3 a! k! [7 t
5 {- i! p. m5 Y6 g# g
2、BNB 的全球使用量巨大,但在美国市场严重「被低估」
" q1 w6 d Y! @+ W
BNB 面向 2.9 亿用户、每季度高达 20 亿美元的代币销毁,使其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代币之一。但对美国投资者而言却几乎不可接触,市场认知与资产需求之间出现显著脱节,为围绕 BNB 的公开市场投资工具创造了潜在机会。
- H* |# m* n! ~
- n- O6 }, N1 |+ @* p) g$ ?( P/ h8 X0 a
3、加密行情往往依赖被误解且不可持续的激励机制
+ E: h [# g6 k6 g* F
Namdar 指出,过去周期的需求膨胀,更多来自质押奖励与名义收益,而非真正的价值创造。经济与金融素养的缺乏加剧了对「表面收益」的追逐,掩盖了底层基本面,从而损害长期可持续性。
- ], z! h& q; ~2 U W% N! _
1 U3 e& P8 |& B6 r2 }% t& n4 w4 z
David Namdar 是谁?
# S! Q0 ]! E/ u- W+ \: F) b
David Namdar 成为 BNB Network 首席执行官的职业轨迹,几乎完整串联了加密行业发展的每个关键阶段。从瑞银香港(UBS Hong Kong)和 Millennium Management 的传统金融工作起步,他在 2011 年发现比特币,并成为最早的一批布道者之一,曾在 2012–2013 年参加纽约最早的比特币线下聚会。
5 u H, E% s8 }- l
% k4 q! \$ i U4 k
2014 年,他共同创立 SolidX Partners,在 Winklevoss 兄弟提交申请后的数周内,递交了全球第二份比特币 ETF 申请。随后在 2017 年,他与 Michael Novogratz 合作共同创立 Galaxy Digital,并成功在加拿大上市。
9 g- j0 ^6 b, V
7 \7 n8 A( {5 j4 F
离开 Galaxy 之后,他创立 Coral DeFi、共同创办 NFT.com,并成为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同时为多家数字资产金库(Digital Asset Treasury)公司提供咨询。凭借这种横跨华尔街交易、加密创业早期与机构级数字资产管理的独特组合——从比特币萌芽期一路到加密的机构化浪潮,超过十年的经验积累——他成为在 2024 年领导 BNB Network 推进其雄心勃勃的 5 亿美元金库战略的理想人选。
, [+ I' I9 X. v* y0 O# t5 f' H
+ L7 }9 K0 T8 d+ `8 e. N5 G7 n
对话内容(节选)
8 r& S1 x5 X( k3 h0 u
Lex Sokolin: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对话。我非常高兴邀请到 David Namdar。他是 BNB Network Company 的首席执行官,也是 Galaxy Digital 的原始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还是非常早期的加密创业者与投资人。David,欢迎加入我们的对话。
3 k0 w6 J- v2 J1 W, F; v
# h- n2 f h3 {! z
David Namdar:谢谢你,Lex,很高兴来到这里。
k5 s6 }( e' j. k. _: w5 z
& X0 `7 n9 L, M0 w, y
职业发展
4 ^3 Y$ v( e- ^; i+ E+ W
Lex Sokolin:先给我们来一段快速回顾吧:你是怎么进入加密领域的?又是什么契机让你成为 Galaxy 的联合创始人?在最早的那些年里,经历是怎样的?
4 r4 b# y* N2 d, Q. f5 A$ D% u' j
6 ^7 a& W# e' b
David Namdar:其实,那并不是我在加密行业的最初一章。真正的起点应该是,我的职业生涯是从香港的瑞银(UBS)开始的。
. t. ^% U: _- p9 p$ n7 g, h
W1 O- L3 ]8 b0 J; f
当时我负责覆盖整个亚洲市场,并进行全球范围的交易。后来我回到纽约,到 Millennium 这家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工作,又开始在几乎所有的股票市场中进行交易。那时我意识到,亚洲人在「货币」这件事上似乎比西方更有优势:因为香港、东京、上海的普通人每天都会接触并思考多种货币,而在西方,人们只需要关心美元或欧元,一切运作得过于顺畅。
|# Z4 {7 h; P3 H( ?+ r
: j. o. S' w W7 D. K! H# a
也正是在 Millennium,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比特币。我开始参加纽约最早的一批比特币线下聚会,大概在 2012、2013 年,试图说服对冲基金和银行界的同事去注意这个东西。但当我看到他们的抵触情绪时,我选择离开。在 2013 年底或 2014 年初创立了我在这个领域的第一家公司。
% g i6 R; C" K
( V4 x$ x! g. C6 ]# x. @
David Namdar:那家公司就是 SolidX Partners。我们的初衷是打造一家专注于数字资产的精品投行。当时我们尝试推出比特币 ETF——这是全球第二份比特币 ETF 申请,仅次于 Winklevoss 兄弟。同时,我们也尝试在衍生品端进行创新,使用总回报互换(total return swaps),并发布了最早的一批比特币及数字资产研究报告,将其作为机构级资产类别进行分析。
$ A1 V6 G$ _9 n6 |4 m! ^
6 P: j, l& ]& Y8 @
这些都发生在 2014 到 2015 年,说实话,确实早了点。尤其是在 2013 年 Mt. Gox 崩溃之后,很多人仍然对这个领域心存疑虑,觉得风险太大、问题太多,还有不少人认为ZF会直接关闭比特币,比特币永远无法成为今天的样子。
: q' Z& ~/ w4 q q$ r& F
* K: u7 H: \6 m J( W
又过了几年,我认识了 Mike Novogratz。当时他刚从 Fortress 离开,专注管理家族办公室。他在这个领域做了几笔投资,包括以太坊和瑞波币,而这些是通过 Pantera 的 Dan Morehead 引荐参与的,我与他在 Fortress 时就认识。
: ~3 Y7 B$ ~+ C$ t- Q8 H8 l$ [
o3 y" e) k2 d! {7 o
David Namdar:于是我开始为他管理所有数字资产,说实话,也继续做我最擅长的事情:制造混沌、扩大机会,并把所有人都一步步拖进加密世界。我在家族办公室里基本是「与所有人战斗」,不断把他和整个团队往加密方向推,越陷越深,并由此种下后来共同创建对冲基金和业务的种子,这家公司最终就是 Galaxy Digital。
, A( r3 K1 M0 k# w E
2 G6 }5 w& O& E% m3 R7 t5 O
之后,我推动我们把公司上市。但当时美国监管环境不允许我们走这条路,所以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加拿大。之前已经有几家加密挖矿公司在加拿大上市,而当地市场对加密资产的开放程度也更高一些。加拿大的一些投资者甚至会把加密挖矿类比为传统的黄金、白银或其他大宗商品的挖矿,因此更早愿意接受这种资产类型。
1 b$ J% B& `! n" P; ^; _
( S+ i* Z* Y! L6 \9 A, Z; [7 ?0 Z
所以我们成为第一批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的加密投资银行和加密业务」带入公开市场的团队。可以说,这家上市公司是我第一家公司 SolidX 的放大版与进化版。
, P. K8 r1 n! p2 G0 B
6 y( @, A( [! a1 U- d: a
Lex Sokolin:这真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动作,感谢你的分享。我其实对公开市场非常感兴趣,因为这多少会涉及到数字资产财库的话题。你们选择上市的动机是什么?通常企业上市是为了给股东提供流动性,但对于像 Galaxy 这样的公司,当时你们为什么决定在加拿大交易平台挂牌?另外,你们如何看待该交易平台的市场结构?毕竟它还不是纳斯达克,当时的流动性是否足够?这是否重要?有哪些关键考量?
, l* Z" c5 @) G4 N0 N6 C
/ L Q* t- r1 D9 `0 _
David Namdar: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先回到 SolidX 来说。当时 SolidX 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尝试推出比特币 ETF,目标是打造一种产品,让散户可以交易,同时机构投资者也能在他们的 ETF 桌面上管理申购和赎回。
) q+ D) l4 [3 U( ?) B! a2 Y
7 G. e) e% U. D' ?3 ^- B
David Namdar:问题在于,当时市场还太早,大家没有看到机会,反而过于担心比特币作为我们尝试做的总回报互换(Total Return Swaps)底层资产的风险。另一个障碍是 ISDA。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衍生品合约标准,而银行并不愿意在这些 ISDA 协议上与一家小型初创公司打交道。
! X( w9 i* G4 t; y
# d" E( M) O/ }$ s0 W
如果 SolidX 当时能够更早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假如市场环境和机会允许,那么这些问题可能都能解决,SolidX 或许就能成功把产品推向市场。
- N- T0 u5 D" v1 e, `; [( m* O! B
; U0 F L) v6 ]3 X3 M+ c
回到 Galaxy Digital,当我们思考这家公司在交易、投行顾问等业务上的布局,以及未来可以扩展的不同板块时,我们意识到必须具备公开市场的信誉,同时能够利用公开市场的资本来推动业务增长。
( c" ^4 P& H! j. i2 ?) I& o
6 z0 g* v3 P# m' A6 I% C2 c" E
David Namdar:如今,几乎十年过去,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公司能够在私募市场获得大量资金。但在当时,无论是为了获得市场认可、吸引客户并与大型机构开展业务,还是通过公开市场筹集资金,这两点都是推动我们决策的核心因素。
# K6 @! s- ?# v8 ^; G
! ]9 v: N( _5 P' j, }" R8 {
Lex Sokolin:接下来,请你回顾一下之后的几年,尤其是美国公开市场的情况。我想探讨的角度是,从金融科技到数字资产,再到加密货币和 DeFi,这个过程中市场的态度如何变化?人们在资产持有和操作上的舒适度,以及代际差异。同时,美国公开市场对这些资产的整体温度如何?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脑海里想到的是 2021、2022 年的 SPAC 热潮,金融科技公司和 IPO 的上市潮,以及早期加密交易平台和经纪商试图登陆资本市场的阶段。你能梳理一下美国资本市场对这一资产类别及相关领域的演变吗?
* O2 ?6 N; m$ c2 Q5 d
# s; j; d3 ?; M; g3 l2 v' j
David Namdar:当然可以,这也是我非常喜欢回顾的话题。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大概是在 2016 到 2018 年之间,那时市场正处于演变的关键阶段。不幸的是,阻碍这一进程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繁重的监管环境。很多业内人士,包括我自己,都认为纽约金融服务局(NYDFS)推出的 BitLicense 监管,以及 Ben Lawsky 的政策,严重放缓并阻碍了创新,导致大量加密公司和资本避开纽约,甚至避开美国。这种影响在 2017、2018、2019 年都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今天。
: `3 ]& z1 [! Y
' A6 \2 l3 U) n0 P$ R& M
在 2017 和 2018 年 ICO 热潮期间,确实有一些公司,比如 Galaxy,以及部分矿企成功上市,但整体环境仍然充满挑战。
# m0 z8 m; B( u7 c' [) l' y9 d
9 O: c$ n* F8 X$ N
David Namdar:当时的情况是,比特币和以太坊几乎成为整个数字资产世界的「融资货币」。人们必须购买比特币或以太坊,才能参与各种 ICO 以及加密生态系统中不断涌现的项目。结果是,很多公司在 ICO 中募集到大量比特币后,会选择持有这些比特币,而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他们的账面收益也随之增加,以太坊同理。
4 |) L5 O d4 n
0 a: g) Y& X4 C, U
因此,ICO 项目和接受投资的公司,实际上变成了底层资产的投机者。随着越来越多人为了参与这些项目而购买比特币和以太坊,而这些项目在账面上看起来盈利,这就形成了一种「反身性」效应,推动市场进一步加杠杆。这些活动大多发生在非公开市场,公开市场几乎没有类似的情况。
7 q4 s# C) W1 F0 Y# B1 e9 d
. R: M9 e, p- S* |
到了 2021 年左右,伴随 DeFi 热潮,情况出现了变化。人们不再仅仅通过比特币和以太坊进入加密世界,而是出现了多种新的通道,投资者可以通过稳定币进行投资。
1 G/ `% H& K' o* C
i9 ?' n9 ]$ P: y; Y' Y$ {
David Namdar:当时,Tether 的规模开始迅速扩大,Circle 也逐渐流行起来,其他大型加密资产同样崛起,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进入加密世界。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类似的杠杆效应:新项目通过提供收益,激励用户锁定代币或资产,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稳定币,都被要求锁仓到这些新协议中。
/ h% v" k3 U L! V. a8 ?
' S4 u* ?' @/ X3 x
但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所谓的「收益」很多其实是伪装成收益的通胀。如果你和我发起一个项目,我们持有 50% 的代币供应,再把 10% 卖给市场,同时保留 40% 作为奖励,那么当用户通过「收益」逐步获得这 40% 时,我们这些早期持有者就会在他们等待收益的过程中不断向新买家抛售代币。
" g* `" q5 i. ? B- v! y: L
1 S7 i4 @# L# [5 A9 `0 K
Lex Sokolin:我必须打断一下,因为这一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高中经济学 101 就会讲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而我觉得如果大家真正理解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的差异,很多加密项目可能根本不会存在。
1 e: H9 Y6 }+ M1 g ]
2 d5 i# V- \& P) F G
David Namdar:我认为这正是加密市场让我着迷的地方之一。无论人们之前从事什么行业,一旦进入加密领域,他们就必须成长和进化。比如,如果有人来自对冲基金或传统市场背景,那么他突然需要学习早期科技投资,理解全球监管环境,并以全新的方式掌握技术。如果是律师,他们不仅要懂法律,还要理解市场、早期和后期投资,甚至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安全性和技术。
( K/ ?+ y$ x" Y/ s' L, q8 F
) \# a8 x& W- e" z! S
这种跨界学习是积极的,但与此同时,每个周期都会出现大量对经济学的误解,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技术创新,什么只是炒作,或者纯粹是营销。
3 L9 F( p; ^% k0 p h `
: x) J2 `/ c5 G; F$ S
Lex Sokolin: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在疫情之后,美国公开市场对加密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态度。经历了两年的封锁,所有人都在线,投机情绪高涨,一切数字化,商业全面转向亚马逊而非实体店。人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些变化,你甚至看到 GameStop 的 Reddit 散户军团出现,市场上有大量资本等待部署,但随后这一切又迅速消失。发生了什么?
: o2 W+ {2 D( k% j+ U* m
+ i2 v6 Y/ F. W) W2 S! f# U( U) } w
David Namdar:这期间,GameStop 和 Reddit 的狂热与加密市场的兴奋情绪有所重叠。我记得 Coinbase 的 IPO,当时的热度和动能几乎与 Robinhood 上市时如出一辙。
+ n3 N* e& a1 B! a$ _
. n9 {' L+ ]7 Z" P+ \" d& J
David Namdar:这一切最终汇聚在一起。我认为,那段时期最有意义的一点在于,除了加密市场之外,这其实是散户首次真正尝试在资本市场中掌握主动权,获得更大的投资话语权。而在加密市场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作为更长期、更宏大的愿景的一部分——去除中间商,掌控个人金融,实现资金主权,以及对未来货币和金融形态的理想化设想。
( U2 e, Y5 r7 V+ Y- Z3 ]2 C! ?
- C4 y/ ^) a4 V; a1 g- e
但现实是,他们仍然遭遇了交易费用、监管壁垒以及市场结构的阻碍。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场游戏依旧是「被操控的」。如果我没记错,当时 Robinhood 因背后资金和机构的压力,多次暂停了部分热门概念股和「梗股」的买入操作。
! G% Y! S. ~, v3 p. Q! H6 P
$ u: {" n; J5 F$ I3 }* \
David Namdar:尽管那次事件导致市场出现短暂的崩盘,但它也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加密市场的信心,因为在加密世界中,不存在那些大型机构操纵游戏规则的情况。
% v7 u0 I1 }2 j0 F" G( ~
1 T4 g7 Z8 T: n1 k3 Y/ U2 d
数字资产财库
5 e) J x+ e9 _
Lex Sokolin:接下来我们聊聊数字资产财库(Digital Asset Treasuries)。先定义一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出现的,然后再谈谈当前的市场格局。
8 U" h/ O' R6 }' {9 U
1 Q2 B- V% j4 w% y% W
David Namdar:要解释这个概念,我们需要稍微回溯一下。我通常会从 Michael Saylor 开始谈,但这次我想再往前一点。实际上,早期有一两家公司开启了这个趋势,我至今仍与其中一些人保持联系,比如 Charles Allen,他曾运营 BTCS,这家公司现在已经转型,被视为以太坊财库的代表。
9 f& j0 I7 h9 @0 S1 O' A4 o" D4 V3 P
) i: Z" w8 l7 \: W2 j7 \0 e/ n
David Namdar:他在 2014 或 2015 年就已经上市,是最早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持有数字资产的企业之一。相比之下,其他矿企通常会在挖出比特币或以太坊后立即出售,用于支付费用,并将剩余部分计入收入。
, E& Y8 X3 Q6 W
8 d: i7 w% t. a/ ^0 Y
再回到五年前,Michael Saylor 的故事。他大半职业生涯都在经营一家传统科技公司,主营软件业务,但公司增长乏力,账面上却有约 4 亿美元现金。后来,他被说服相信比特币的价值和潜力,这背后还有一个颇具趣味的故事:据我所知,他曾将域名 voice.com 卖给 Brendan Blumer——后者是 Block.one 和 EOS ICO 的核心人物。当 Saylor 看到这笔交易金额高达 3000 万美元时,他意识到,加密世界里一定有更大的机会。
- \, }. w2 P" O; E* E/ A% q$ z4 n5 g
6 ^; l$ h9 a$ i
David Namdar:他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这些加密圈的人能有这么多资金,那这里一定有机会。」这让他重新认识了比特币的潜力,并最终全力投入,而且方式令人难以置信。他将公司账面上的 4 亿美元现金全部换成比特币,认为比特币比法币更强大、更稳健。他为此与董事会激烈争论,克服了各种规则障碍。最终,当他开始购买比特币后,公司股价出现溢价,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投资者非常兴奋。
! k5 @8 _2 P; U% ?% b* D' F+ b
& d7 {9 d- |$ \) h
随后,他利用股价溢价不断出售更多股票,换取资金购买比特币,形成了「卖股买币」的循环。更进一步,他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其他金融产品,唯一目的就是积累更多比特币。这一过程实际上开启了比特币的金融化进程。
# C, s: O# l3 \3 W( O) x
% D1 e; A) r0 R4 P% n( C& J
% `3 N: U6 g* A& ?6 `, H2 S& K
David Namdar:过去五年间,他成功累计了价值超过 750 亿美元的比特币,公司市值如今已超过 1000 亿美元。由于他取得的成就,以及持有超过全球比特币供应量 3% 的规模,这一策略迅速引发效仿,成为行业趋势。
% `' ]+ }" N( r4 C3 U( Z' M
# A6 S1 D' a* f
他不仅自己执行,还积极推动理念传播,举办「Bitcoin for Corporates」活动,向企业财务主管、CFO、小企业主传授比特币相较于法币的优势。他甚至走进大型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普及数字资产财库的概念。
! f, L/ e& v1 {7 p' f s
2 j, E+ m: Y8 }; b; ~. _
过去一两年,这一趋势不仅在美国蔓延,也扩展到全球多个市场。目前,已有超过 100 家数字资产财库公司专注于比特币的积累,另有十余家公司开始意识到,持有其他重要加密资产同样具有价值。
1 P9 v3 ^7 b! D3 m
1 f) w' {( I9 ]' K1 c
David Namdar:现在,他在过去五年里累计持有价值超过 750 亿美元的比特币,公司市值已突破 1000 亿美元。由于他成功掌握全球约 3% 的比特币供应,这一策略迅速引发效仿,成为行业潮流。他不仅自己执行,还积极推广,举办「Bitcoin for Corporates」活动,向企业财务主管、CFO、小企业主传授比特币相较于法币的优势。如今,这一趋势不仅在美国蔓延,也扩展到全球多个市场。目前,已有超过 100 家数字资产财库公司专注于比特币积累,另有十余家公司开始布局以太坊、Solana,甚至 BNB 等其他核心加密资产。
) A8 p; E* t1 Y- |# a% |, Y
+ R$ T* a3 Q" t. Q$ H
Lex Sokolin:回到 Michael Saylor 的操作,尤其是早期市值相对资产净值的溢价,他采用了哪些金融工具,才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
) g( O, J( S, e+ T7 w9 ~# ]& l
' n0 ^) ^4 k3 p3 P
David Namdar:当然。早期我不确定他具体何时开始使用可转换债券,但可以肯定的是,在 2021、2022 年期间,他的业务曾面临一定脆弱性。我记得他甚至在链上通过 DeFi 产品借过款,因为当时市场关注他的比特币清算价,如果跌到 3000 或 5000 美元,他可能会被迫平仓。
, B9 ^0 T+ z5 Z! h1 Y0 [- X+ w. M
" X: K! R9 [- V' ~
他的策略包括使用 ATM(At-the-Market)发行机制,在股价溢价时出售股票筹资,而这种溢价持续时间远超市场预期,通常比其持有的比特币账面价值高出 70% 至 100%。此外,他率先推动比特币的「金融化」,发行多次可转换债券,随着资产负债表扩张,他甚至拿到了极为优厚的债务条款,还发行过优先股。
8 _6 F9 A V* \2 j
. N' {+ a2 V2 p% k
他的逻辑很简单:比特币年均增长率在 20% 至 30%,甚至更高,是全球最快的「赛马」之一。他认为,只要能以 0% 或 5% 的利率借入法币,就值得去做,并尽可能多地持有比特币。这一策略迄今为止效果极佳。
! T. v) e9 B) @# x W
4 K( { z2 O: [' w/ d: K
0 f: O5 p7 x/ _, E! C* ^ _: U
David Namdar:现在来看,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格局中,有一些企业也尝试过使用可转换债券,但目前很多公司正在逐渐远离这种方式,避免任何可能让资产负债表面临风险的结构。原因之一是,如今的可转债投资者提出的条件,比 Michael Saylor 当年获得的条款要苛刻得多。
' i4 X9 M( b! X, c
( E& z0 g% o0 d% h5 j' S
这些可转债投资者并不关心底层资产是什么,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其他加密资产,他们只在乎自己对资产的索赔权。而且,他们往往有动力通过做空股票来对冲风险敞口。
+ v2 L+ D' K& u5 `, j; C' ~3 |
7 i* I5 Z/ z3 {" w2 E
因此,我认为未来我们会看到这些财库公司减少使用可转换债券,转而探索更合理的融资机制,以确保所有投资者的利益保持一致,避免结构性冲突。
$ X6 m [8 T9 |/ B4 V! ^, g
2 X! \) T, ?0 }# U$ Q$ O
Lex Sokolin:为什么你认为 MicroStrategy 的溢价能够持续这么久?
$ h# J- v ]( Y; L
" m- X" R; X/ P; M- _, C0 s% c
David Namdar:这是个好问题。我认为,首先,他在讲述这个故事方面非常成功,市场相信他有能力不断积累比特币,并提升每股对应的比特币数量,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关键。我自己作为投资者也在关注这个领域,过去几年间断投资过 MicroStrategy,也投资过 MetaPlanet,现在在本轮周期中又投了一些新公司。我的投资逻辑是,挑选那些管理团队能够持续提升每股比特币、以太坊或 BNB 持仓的公司,并且这些团队会在行业中长期存在,而不是短期利用市场狂热套利。
3 q5 S+ a B& |( D( Y% b7 I
; A K4 u9 H; \$ _ b
Lex Sokolin:能否谈谈过去 6 到 12 个月价格动态的变化?我知道我们很快会聊到 Binance 以及你主导的债务发行,但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补充一下今年 5 月到 10 月之间发生了什么。
$ F1 b% Y0 m3 U! `$ a
4 Z6 E! u0 C+ g! @
David Namdar:今年债务融资潮的启动,主要源于两个案例:日本的 MetaPlanet,以及位于波多黎各的 Nakamoto,由 David Bailey 创立。其中 MetaPlanet 的表现最为亮眼,可以说是全球最成功的比特币财库公司,仅次于 MicroStrategy。他们抓住了日本市场的特殊优势——通过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在税收上更有利,而不是个人直接持有。凭借这一点,MetaPlanet 一度获得与 MicroStrategy 类似的溢价,溢价区间在 50% 到 100% 之间。
1 r% W! g0 D4 D4 ]
! q2 M. D1 K& D L: _' Z
David Namdar:当时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大约持有几百枚比特币,价值约 7 亿美元。随后,市场意识到,通过公开市场将日本资本快速引入加密领域是一条捷径,Meta Planet 的股价溢价迅速扩大,一度达到 400% 至 500%。公司趁机增发股票,显著提升了每股对应的比特币持仓,最终累计持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
! w- |/ m; W8 a5 V
6 p1 ~) a4 E! P* u2 f/ d4 W
在美国,Nakamoto 公司由 David Bailey 创立,他是我认识的最早一批比特币持有者之一,比 Michael Saylor 更早,甚至比如今几乎所有活跃在行业的人都早。他曾创办 Bitcoin Magazine 和 BTC Inc.,并且是 Meta Planet 的主要投资人之一。
8 [- S9 u! R. P8 ~
0 l4 {. s/ M W5 B3 g9 \
1 r, ~0 T8 ]& |$ F E5 I* `( g& T( W
David Namdar:他基本上是沿用了 MicroStrategy 的打法,并在全球范围内孵化了一些比特币财库公司。随后,他创立了自己的 Nakamoto,这真正让市场意识到机会的存在。他在提升认知和筹集资金方面非常成功——最初计划融资 2 亿美元,最终却筹得超过 7 亿美元。这一举动直接引发了比特币财库公司的浪潮。
% H* t# p2 C. ]# m# s6 ^! ]# P
: L( K Q+ q0 v0 r- p. D/ T! e, m- F+ G
我们看到 Anthony Pompliano、Vivek Ramaswamy 的 Strive Asset Management,以及其他团队采取了不同路径,有的通过并购现有企业,有的通过 SPAC 机制。还有 Jack Mallers 与 Cantor、Tether 合作完成的 1.21 亿美元融资。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策略。
5 S+ V9 r2 R6 z- X
/ B) E3 ^# V3 ~4 v% L, D) M. m4 s
当时,大家的核心逻辑是:你投资的是一条「管道」,或者说是一家以接近净值(NAV)发行的公司。如果市场溢价持续存在,那么在短时间内,你有机会获得一定甚至可观的回报,因为公开市场会给这些财库公司赋予溢价,从而带动整个飞轮效应。
H! T# m7 y- e6 a, v
0 s# d0 ?4 E3 _% \' ?( g! f
' d1 I/ j8 y' M1 H/ j
David Namdar:这就是最初的逻辑,也是当时让市场兴奋的原因。随后,我们看到两家以太坊财库公司进入市场,目前规模最大的两家是 Sharp Link 和 Bitmain。其中,Bitmain 本身就是行业内的既有企业,而 Sharp Link 原本是一家博彩公司,后来被 ConsenSys 联合创始人、以太坊创始人之一 Joe Lubin 收购。
2 t. W B8 p% l; j5 a @4 ?: s
( k7 E r# a! |; {2 r9 e6 X' t
他们成功地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愿景:以太坊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资产。同时,华尔街在 Circle IPO 成功后,对稳定币主题的热度和动能也被充分利用。Sharp Link 抓住了这一窗口期,通过溢价出售股票,借助市场炒作,短时间内以创新方式积累了约 150 亿至 200 亿美元的以太坊,并为早期 PIPE 投资者和股东创造了显著价值。
" R. f9 h% z: a- p5 m! |* v
* A; y3 m+ r- O: _1 E3 ~- d. s, Y
David Namdar:过去几个月,我觉得市场有点像 2017、2018 年的 ICO 热潮。我形成了一个判断:如果未来有 500 亿到 1000 亿美元的资本流入,大约 25% 至 50% 会集中到前五到十家公司,比如 MicroStrategy、MetaPlanet,或者 21 Pro、Pro Cap Nakamoto,以及 Link BMR 等。接下来的 25% 会流向二三十家中型公司,剩余的 25% 则分散到长尾的 100 至 300 家企业。
) n+ G& B0 @, v- W( v
# `, ~0 t4 W. ?: S* O( D
这种分布与 ICO 时期非常相似。当时长尾项目中也有一些令人意外的案例,比如某些项目竟然能融资 3000 万美元甚至 1 亿美元,其中部分项目至今仍存在并发展成有意义的业务,但也有很多最终消失。
. |$ k) w x t+ u& }
, T- f) Y! i# r5 d6 h- Q$ ] f
资本在这些不同层级的分散,导致投资者出现困惑,同时也进入了加密市场常见的阶段:从狂热和兴奋到犹豫、担忧甚至疲惫。我认为目前市场对「财库策略」已经显露出一定的疲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相关公司现在仍以高于净资产价值(NAV)的溢价交易。
7 z, n# ?- k# F9 v
( Y+ U* E% |# k
为什么选择 BNB 生态
/ @+ ^) X$ B, ~, T( {9 O
Lex Sokolin:过去几年,很多不同类型的代币和币种都采用了类似「数字资产财库」的模式。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财库公司正在取代原本由基金会承担的角色。如今,随着监管机构和ZZ环境对加密货币更为友好,企业可以直接以商业实体的形式推动协议发展,而不必再依赖那些非商业性质的基金会、拨款,或是与实际目标格格不入的文化框架。虽然这段背景信息很多,但我认为非常重要。
4 V% F5 c9 g9 h0 Y9 b! l6 `
) N0 ?& T5 V" \* K
接下来,请你谈谈 Binance、BNB,以及你目前关注的重点。
6 J6 j/ O* ~- `7 m$ \' s* r n$ ^
8 ]0 n. P# l2 `! C
David Namdar:当然。我认为背景非常关键,只有真正进入加密领域的人,或者在这些兴奋周期中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一路走来的原因。你刚提到当前的监管环境,我认为这是推动这一切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监管环境在早期更完善,我们可能早就有比特币 ETF,甚至 Winklevoss 兄弟的 ETF 也可能获批。那样的话,美国投资者可能已经在比特币上赚取 500 亿到 2000 亿美元的收益,美国市场也会出现更多创新、更多公司和更活跃的生态。
+ x6 C6 ^6 S, y* m% {
8 g2 g0 o2 [% h1 u6 Q
David Namdar:过去一年,这一趋势也让一些新的加密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包括 Circle、Gemini、Bullish。我认为,未来还会有更多加密企业上市。同时,我们也将看到更合理的监管出台,为美国现有的加密交易平台,以及部分国际交易平台与美国用户的互动创造更多机会。最近,CME 或 CFTC 发布了相关监管探索,考虑允许美国投资者访问海外加密交易平台,这可能成为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最重磅的消息之一。
6 i$ @) R8 [1 z$ L* w; M
8 m1 ~ y1 j0 K
对我来说,监管问题一直是关注重点。在 Galaxy 之后,我曾有机会担任 FTX US、Binance US 或一些上市矿企的 CEO,但最终都觉得不合适。我不想把全部精力押在某一家交易平台或公司上,更重要的是,监管环境带来的压力可能会让我彻底离开这个行业。我认识一位当时运营交易平台的人,最终完全被压垮,甚至退出了行业。
- U) f$ Q. c9 {* {9 {) v$ t
0 T: G4 R! [) H2 F( w& [
过去几年,我更多是在整个领域广泛投资,支持一些早期参与者,他们希望出售业务或通过 IPO、SPAC 上市。在这个过程中,Binance 和 BNB 的故事一直伴随我。投资这些公司后,一些密友告诉我:「你在加密和资本市场的经验比很多人都久,而且你在讲述和销售『财库故事』方面,比很多管理团队甚至银行家都更擅长。」
9 r: I: `7 a/ F* Q) T7 g
) L7 \9 [( K4 z' J
David Namdar:他们确实希望我在全球任何市场运营一家比特币财库公司。但当我认真思考后,我觉得自己无法像 Michael Saylor、David Bailey 或 Metapan 的 Simon 那样,以同样的热情和信念去讲述比特币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擅长发现全球加密市场中的趋势,揭示被忽视或低估的机会,并帮助人们理解加密行业的真正全球化特性。
6 s p, ~: l5 E6 t$ X! G8 }
# n- E- \$ u l7 c* ~' l
因此,运营一家比特币财库公司对我来说并不契合,甚至觉得难以真诚投入。但当我想到运营一家 专注于 BNB 的财库公司,却觉得这完全合适。最终,我在几位亲密合作伙伴的推动下决定接受这个挑战。我非常感激,因为过去几个月,这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我相信,在未来几年,这将是我极为热情并愿意全力投入的事业。
! A* A5 s2 m" B3 [' L0 s: g: x
; u; Q; u5 P3 `8 j
David Namdar:Binance 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在几乎所有交易对上,它的交易量也遥遥领先,占据全球加密交易量的近 40%。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观察其他行业,比如社交、搜索或硬件,Facebook、Google、Apple 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都是美国公司,且在美国上市,拥有大量美国用户。但在加密行业,最大的交易平台 Binance 既不在美国运营,也没有美国客户。
2 S! l2 _! d4 ?0 F6 P
1 n* }( y- v" j& M3 H# O" [
如果 Binance 能够进入美国市场,吸引美国用户,规模将会更大。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美国投资者无法投资这家公司的股权,美国用户也无法直接使用其服务。我想不出还有哪个行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全球最大的公司完全在美国体系之外。
7 G5 u7 P2 J2 E" }5 ] G
. t5 C3 O9 O2 S3 L
Lex Sokolin:那么,BNB 代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如何积累价值?DAT(数字资产财库)又是如何从代币中获取价值的?
. N* E6 u0 ^0 ^& i
) a# V7 }9 ]* t" \
David Namdar:Binance 在 2017、2018 年崛起时,率先推出了交易平台代币,这与比特币或以太坊不同,BNB 的初始用途是为用户提供交易手续费折扣。有人指出,这其实非常准确:迄今为止,交易仍是加密世界中最成功、最核心的应用场景。对一些人来说,交易意味着投机;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价值交换或投资增长。毕竟,这个资产类别从数千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约 4 万亿美元,交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i$ B7 p7 i" H! e5 ^
3 a6 `2 E- w5 [
BNB 最初用于支付交易手续费折扣,随后升级并迁移,过去五年发展为 BNB Chain,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仍与 Binance 保持紧密联系。据估计,在 Binance 的 2.9 亿用户中,约 80% 至 90% 使用 BNB 支付交易费用。从这个角度看,BNB 可能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加密货币之一,尽管很多活动发生在链下,但这仍然长期利好 BNB。此外,BNB 还让用户参与生态中的其他活动,如空投、优惠和奖励。
2 g9 r8 V& P- `4 K& j" X
6 V/ o1 m5 b) b0 _, N) _- K7 A
David Namdar:BNB 代币的价值不仅来自交易手续费折扣,还源于其独特的通缩机制,这使它与比特币和以太坊有所不同。以太坊每笔交易会产生「Gas」费用,最终流向矿工;而在 BNB 生态中,每笔交易都会触发一个微小的销毁机制,减少代币总供应量。此外,所有交易手续费都会用于季度销毁,进一步收缩供应。
& M [$ f0 `5 R: N
J2 K1 ]7 }7 q! {6 O' ^
举个例子,过去四个季度的销毁规模平均每季度超过 10 亿美元,而我预计本季度将创下历史新高,可能超过 15 亿美元,甚至达到 20 亿美元的 BNB 销毁价值。这种持续的销毁不仅带来稀缺性,也强化了代币的长期价值逻辑。
. X$ W8 T- `& Q3 V
! H# ]6 m' Z* X( q$ \
David Namdar:虽然这些代币并不是股票,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类似的机制。举个例子,如果你看股票回购,像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做法,或者其他大型公司,当企业盈利时,可以选择派息、再投资,或者回购股票以减少供应。BNB 的机制与此类似,它通过季度销毁实现供应收缩,每年减少约 3% 至 6% 的代币总量。
6 K5 B5 I8 J( g' Q5 A* _
( ] G( L7 w$ q2 Y8 u$ z9 c+ i
Lex Sokolin:如果债务交易价格低于净值,这是否重要?如果重要,你会采取哪些工具来应对?
! l5 I) Y/ T* J
4 H2 h& A' _: K% d! R! n6 }- E
David Namdar:让我先退一步,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启动这个项目,以及我对它的看法。对于 DAT(数字资产财库)和它所带来的机会,我的定位是中长期投资。我一直在投资这些公司,并且相信它们的潜力。比如,MetaPlanet 去年是日本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也是流动性最高的股票之一,但这个故事的铺垫花了一两年时间才显现。再看 MicroStrategy,它用了五年时间,市场才真正意识到其比特币持仓带来的巨大累积效应。
, [5 l: W3 ]7 S& D+ v* M. N
( G" f* @! D J# n! R+ T
所以,当我思考这个模式时,我的逻辑是 BNB 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资产,我希望持有更多,同时帮助更多人获得它的敞口。尤其是在美国市场,BNB 的可获得性非常有限,这种缺口不仅是当前的障碍,也可能成为未来推动价值的催化剂。
( q/ |( P! u, ~7 Z' r6 o
; r c! S# a5 \8 z# X8 i
) d+ b1 v$ b( J z
David Namdar:美国投资者不仅难以直接参与 BNB 生态,甚至连购买底层资产都很困难。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种合规的投资工具——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让投资者能够通过这一渠道获得 BNB 的敞口。
8 a. B" U3 @! W4 U
" A2 v) W( X5 ^9 V
回想我早年推动比特币 ETF 的经历,至今仍感到遗憾:由于 SEC 等监管机构拒绝批准,当时美国投资者错过了在比特币仅 100 至 300 美元时通过 ETF 投资的机会。如今,BNB 在美国市场同样难以触达,这意味着美国投资者再次被排除在一个蓬勃发展的生态之外。
" R. t$ @% Y7 G2 x9 i7 |1 W
i2 F& f( C! m/ Q" l0 ^1 | C- m
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帮助更多人认识到这一机会,并为他们提供中长期的投资通道。
2 I B; M# a9 j3 J1 {. H9 v
" H: T" y$ g0 t3 D5 P
8 {& a9 ^; `+ s5 m
7 L. [0 t6 {$ H5 G' R( _3 [$ D. r
- T* e% C3 y) R3 }+ a9 v, J# M
9 \1 \( U# a/ Q" u2 s
3 [4 b1 j6 Z$ |: l, ]
4 U" ~8 p) |8 O! i1 l
q( C4 u- T) u! k) v2 L' Y
/ |4 r5 c+ ?7 L. u" G& v
3 C8 s, p z, @% f
8 J, w1 w, o6 u! {& M
; f S% f9 _$ [$ e
1 C# D0 x3 H: T8 p* `
3 f( T4 u" ~0 E/ ]2 `9 a, o
" P+ s- i4 ]0 Q, Y
( O9 m1 C3 V4 L+ o# i
) X5 Y P* Z- d" \; s* r* v$ D
9 P: v3 p! N% t1 o/ e
8 r6 c$ y9 T. \3 C/ _
# H, @. y$ U+ y( H9 Q/ r
! c/ z" V G2 j) O' C
& m# N3 q0 t1 U6 I! Q% I
( m w) o2 Q( S! c
4 t, x/ b2 P2 ^1 `5 ^- l- n1 |
* u4 C* |) j+ G9 q1 `
, x) k) O# e+ [3 y& i
/ @0 K/ X% ]5 ]& f) g. }
4 A/ o0 p' D0 _+ M4 s2 P
; {9 k! G- S# y1 H- c
( [2 Z0 H, e. L$ e* ]
1 b' M7 B/ j) p/ \* q& u( t
作者:
22301
时间:
2025-11-17 08:25
倒也是可以去了解下看看啦。
作者:
jackcool1011
时间:
2025-11-17 10:18
加密世界还是神秘,反正普通人玩不转的
作者:
赚钱小样
时间:
2025-11-17 10:52
这10年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呀。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5-11-17 14:32
在这个圈子里混十年,真的是太难啦
作者:
爱美的女人
时间:
2025-11-17 21:36
v那是啊,也是有好多年的时候了
作者:
whywhy
时间:
2025-11-18 13:04
故事真是激动人心啊!看来加密世界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
g9527
时间:
2025-11-18 18:29
从华尔街到币圈,这老哥的经历也太顶了
作者:
舞出精彩
时间:
2025-11-20 10:32
那么这是要在看又是分享什么
作者:
德罗星
时间:
2025-11-21 12:21
稳妥的继续下去没问题了的啊。
作者:
垂钓园
时间:
2025-11-23 21:33
这哥儿真敢玩,现金全换比特币,现在市值干到750亿了,谁顶得住啊
作者:
小作文
时间:
2025-11-25 14:58
这哥儿从华尔街杀到币圈,比电影还刺激,MicroStrategy这波操作太狠了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ooo/)
Powered by Discuz! X3.1